查看完整版本: 中央軍委:著眼軍事需要推動北斗導航系統發展
頁: [1] 2

MightyDragon 發表於 2012-12-30 08:14 PM

中央軍委:著眼軍事需要推動北斗導航系統發展


萬眾期待的北斗定位導航系統終於能趕及在2012年過去之前正式推出,標誌著在亞太地區之內中國終於能在軍民兩方面擺脫對美國有絶對控制權的GPS定位導航系統的依賴,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有重要而且深遠的貢獻!至少在以後的日子中國的船艦不用害怕別國以斷導航系統的手段作恐嚇,至於引導飛彈炮彈等工作的精準度更是大大的提升…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網
  中評社北京12月30日電/新華網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範長龍28日上午專程來到解放軍衛星導航定位總站考察,代表習近平主席和中央軍委對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表示熱烈祝賀,向為系統建設應用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科技工作者、部隊官兵表示誠摯的問候。希望大家跟蹤世界科技前沿,著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軍事鬥爭準備需要,推動衛星導航系統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使系統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上發揮重大作用。  

  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房峰輝一同考察。

  範長龍在觀看了北斗二號應用成果展覽、系統建設成就匯報片,並聽取了系統運行情況匯報後指出,發展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軍民兩用,利國、利軍、利民的重要信息化基礎設施。系統的開通運行,是大事、好事、喜事,意義重大。這一成果的取得,凝聚著全體科技人員、全體官兵的智慧和汗水,體現了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精神,成果來之不易,經驗彌足珍貴。

  範長龍強調,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是諸多信息系統的基礎系統,對穩定性可靠性要求很高,要管好、用好系統,加強系統運行維護,保證系統能夠穩定可靠地發揮作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並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目前正按照“三步走”的戰略穩步推進。第一步,2000年建成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即北斗一號;第二步,建設北斗二號衛星導航系統,2012年形成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的服務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將形成全球覆蓋能力。

  解放軍四總部、駐京大單位、軍委辦公廳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領導等參加考察。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AW050263AW 發表於 2012-12-30 10:39 PM

自主的衛星定位系統~
是軍事大國不可少的~
北斗系統也是中國的一項利器~
依照目前進度,應該會提前在2020年前完成吧??

yastern 發表於 2012-12-30 11:07 PM

中國發展衛星工業是智慧 不用被美國遷著走 自己有自己的路又知到該走走!

中路神手 發表於 2012-12-30 11:23 PM

大陸自製北斗系列衛星也引發美國的高度注意
畢竟當此系統完成後美國進行部隊調動的隱密性也就大幅降低
當然,再精確度的誤差還有待改良

白蓮梵天 發表於 2012-12-31 12:19 AM

這就難怪大陸對美國講話會越來越大聲了
原來就是這麼一回事<br><br><br><br><br><div></div>

lincs519 發表於 2012-12-31 01:10 AM

北斗衛星精確度比GPS好
但是GPS進化之後好像又比北斗好
其實最感傷的應該是歐洲    北斗超前了他們的衛星導航系統

軍事文盲 發表於 2012-12-31 10:37 AM

本帖最後由 軍事文盲 於 2012-12-31 10:45 AM 編輯

lincs519 發表於 2012-12-31 01:10 AM http://www07.eyny.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斗衛星精確度比GPS好
但是GPS進化之後好像又比北斗好
其實最感傷的應該是歐洲    北斗超前了他們的 ...

你去三泰虎看看法國網民在噴北斗的帖子,人家可不傷感!在人家的看法里,北斗是法國心中國皮,也不知道這結論是怎麼來的。其實老法網民的yy可不輸給棒子,連中國高鐵都說成是山寨他們的,其實全世界都知道是德國西門子,而且不是山寨,技术和版權都被中國購買了,哪算什麼山寨!他們在酸北斗的同時,把還沒成功研制的伽利略給吹捧成遠超gps2代技术的玩意儿!我都快笑噴了。。。...<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yuanfung 發表於 2012-12-31 12:58 PM

其實北斗在測試第一代兩顆區域定位星時
那時歐洲才說要發展伽利略
誰先已經很清楚

CWZ 發表於 2012-12-31 03:34 PM

本帖最後由 CWZ 於 2013-1-1 06:41 PM 編輯

中路神手 發表於 2012-12-30 11:23 P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陸自製北斗系列衛星也引發美國的高度注意
畢竟當此系統完成後美國進行部隊調動的隱密性也就大幅降低
當然 ...
偵察衛星是軍事或情報用途的地球觀察衛星或通訊衛星
偵察衛星實質上是指向地球的太空望遠鏡
導航衛星是發射無線電時間訊號至地面的移動式接收器以決定接收器位置的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衛星是導航衛星而非偵察衛星...<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CWZ 發表於 2012-12-31 03:57 PM

本帖最後由 CWZ 於 2012-12-31 04:10 PM 編輯

lincs519 發表於 2012-12-31 01:10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斗衛星精確度比GPS好
但是GPS進化之後好像又比北斗好
其實最感傷的應該是歐洲    北斗超前了他們的 ...
中國預計於 2020 年前將區域性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擴充為覆蓋全球的羅盤衛星導航系統
歐盟覆蓋全球的 Galileo 衛星導航系統正在起初的佈署階段
預計最快於 2020 年前完全運作

資料來源︰維基英文版...<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evesbj 發表於 2012-12-31 07:13 PM

在台灣怎麼還沒北斗的導航系統,應該跟手機業者配套導航,
我真的很期待,有錢我也希望給對岸賺,肥水怎能外人田呢?
大陸的強大只是亞洲安全的保障,美國帶來的是不穩定與戰亂
伊拉克如此,中東如此,阿富汗如此,利比亞如此,如今攪亂
亞洲的髒手亦是,天佑中華,

lincs519 發表於 2013-1-1 12:48 AM

IPHONE可以內建 GPS+GLONASS+北斗
這樣定位效果更好
品質更好
第三世界國家可以用北斗做導航用途     中國應該比較不會限制他國的收訊精度

ming55608567 發表於 2013-1-1 06:03 AM

想想很多年前---台灣人笑大陸發射火箭窮兵黷武不顧民生!!殊不知占領了高邊疆就控制了
地球--帶來了不知多少驚人的利潤!!台灣人該好好的向韓國人學!!

g00125767 發表於 2013-1-1 07:44 AM

ming55608567 發表於 2013-1-1 06:03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想很多年前---台灣人笑大陸發射火箭窮兵黷武不顧民生!!殊不知占領了高邊疆就控制了
地球--帶來了不知多 ...

高邊疆????是什麼

放火箭的不是大陸人嗎那為什麼要向韓國人學
而且韓國人不是放了2次火箭2次都失敗
第3次還不知什麼時候...<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

ming55608567 發表於 2013-1-1 08:58 AM

g00125767 發表於 2013-1-1 07:44 AM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高邊疆????是什麼

放火箭的不是大陸人嗎那為什麼要向韓國人學


不會用GOOGLE嗎???想當年韓國還是4小龍的尾巴。不要笑人家!!好好的跟在后面學吧!!
                     高邊疆戰場:美國太空戰的理論與實踐

目前,多數太空軍事資源主要用于支持戰略通信、攻擊預警、戰略核武器目標引導、武器控制和驗證等用途。太空軍事資源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因此其准備數量非常有限,僅有部分國家軍隊中的高層“用戶”才有權使用此類資源。然而,經過几十年的發展,太空技术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太空軍事技术也獲得了新的發展契機。

  在過去的20年中,太空技术和服務在可用性、多樣性和能力已經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太空能力已經開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太空技术實現或改善了民用市場中的多種產品和服務,如移動電話、視頻會議、衛星廣播,以及車持和車載全球定位系統(GPS)等。同樣,國際股票市場中的各類交易、精確的天氣預報、全球電視直播都需要依靠太空系統的支持。

  自太空技术誕生之初,它就是為軍事服務的。《美國21世紀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三階段報告》指出:“如果不依靠太空中的各類系統,美國軍隊將無法在世界上的任何地點進行重大的作戰任務。”最近,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官詹姆斯·卡特懷特上將也曾指出:“太空技术對于美國的國家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美國的經濟、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美國的國防都與太空中的自由行動權密切相關。”

  在諸兵種聯合作戰中,基于太空的作戰能力是確保部隊響應能力和及時反應能力的關鍵。在伊拉克戰爭的各主要作戰階段中,基于太空的作戰資源為部隊提供了强大的不間斷衛星通信能力、全天候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精確的天氣預報,以及近實時的定位、導航和計時(PNT)數據。從南亞的海嘯災難人道救援到費盧杰的逐屋巷戰,太空技术一直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為軍隊的決策、規划和決定性作戰行動提供全程支持。事實上,基于太空的產品和服務已經成為軍隊作戰行動中的“家常便飯”,使更多的作戰人員(受眾)獲得單向透明的戰場圖景。以下我們將重點介紹美國軍隊在利用太空技术方面得取得的進展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從廣袤太空到泥濘大地——全高度作戰

  在美國陸軍中,陸軍太空及導彈防御司令部(USASMDC)是專門主管太空作戰的部門。同時,該司令部也是美國陸軍的戰略司令部,其戰略職能受美國戰略司令部(USSTRATCOM)的管轄。該司令部的職能包括進行太空作戰和為陸軍部隊提供規划、集成、控制及協調能力,支持美國戰略司令部的太空、全球打擊、全球一体化導彈防御、全球信息戰,以及全球指揮、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C4ISR)作戰任務。此外,該司令部還負責聯合一体化導彈防御和全球彈道導彈防御等職能。至2005年9月,該司令部已經具備了完整的作戰能力。該司令部下轄的部隊駐扎在美國本土的科羅拉多州,其研究、開發和采購部門則駐扎在亞拉巴馬州的亨茲維爾。

  目前,陸軍太空及導彈防御司令部的主要作戰單位包括第一太空旅(臨時番號):負責為作戰部隊指揮官提供太空作戰所需要的士兵、民間雇員和裝備。該旅下轄三個營-第1太空營、第193太空支援營(科羅拉多陸軍國民警衛隊)和第1衛星控制營(已于2005年10月重新編為第53信號營)。這些部隊的職能是為部隊提供太空戰支持和太空控制能力。此外,該司令部還領導著在美國本土和海外的多個地區性衛星通信支持中心和國防衛星通信系統作戰中心,負責為作戰部隊提供及時、可靠的衛星通信能力。美國陸軍太空及導彈防御司令部的第100導彈防御旅(陸基中階防御)是太空作戰和導彈防御的聯合体。該部隊總部駐扎在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泉,下屬第49導彈防御營(駐阿拉斯加州格雷利堡)負責操縱陸基一体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通過與其它軍種的導彈防御作戰能力相結合,並利用各類攔截彈、陸基、海基、空基和天基傳感器、戰斗管理指揮及控制系統,陸基一体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可為本土、海外駐防部隊、友軍和美國的盟國提供分層導彈防御能力,攔截各個飛行階段的彈道導彈。正所謂攻守結合,相得益彰,該部隊的作戰能力對付的不僅僅是敵方的來襲導彈,也包括敵方的衛星系統,形成了美國太空作戰部隊的雛形。

  為當前的戰斗提供支援

  21世紀充滿了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目前的全球反恐怖戰爭和諸多動蕩熱點都為太空戰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在美國人看來,最大的威脅並不是敵對國家,而是非國家的作戰力量。同時,由于美國眼中的敵國開始獲得更先進的軍事技术、武器和裝備,全球通信、天基頻譜成像和自動化能力已經成為一把雙刃劍。這些能力既可威脅到美國本土的安全,也會使美國軍隊在海外的作戰能力受到極大的削弱,進而影響到美國的全球利益。在這一背景下,太空戰已經不能繼續停留在情報、偵察、監視、指揮和控制等軟殺傷或間接殺傷的層面上,進攻層面上的考慮,例如阻止敵對力量獲得同類能力,已經變得更為重要。

  從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經驗來看,非對稱戰爭和游擊戰可以很大程度上避開美軍作戰行動的鋒芒,使美軍的固有優勢無法發揮出來。這些“敵人”使用最簡單的通訊方式(口耳相傳+移動電話)、依靠簡朴的后勤補給、融入平民和利用大眾媒体等手段成功地生存了下來,並且在繼續作戰,這對高科技的美軍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因此,美軍必須依靠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來應對這種挑戰。所謂聯合作戰就是全天候、不間斷地跟蹤和打擊敵武裝力量。天基(太空)作戰能力則是提供此類支持的關鍵。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經指出:“在過去的几年中,我們已經意識到,太空和信息技术不僅僅是作戰的必備條件,而是核心的作戰能力。”

  為作戰部隊提供有效支援的關鍵就是利用太空技术優勢在軍事行動的各個階段提供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其中包括持續的監視、衛星通信、JBFSA、ISR、PNT數據、頻譜成像、導彈預警,以及對太空的控制。與軍事行動關聯最密切的作戰要求處于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但目前的絕大部隊需求主要体現在5個方面:

  作戰人員需要及時了解可在戰斗中使用的信息。各層指揮員和士兵必須獲得及時、精確的位置信息-自身位置、友軍位置、敵軍位置。位置信息是所有信息要求的核心內容。解決了這些問題就能夠增强部隊的情況感知能力和對環境、敵人和友軍的了解。

  支援必須具有靈活性。用IT行業的語言來說,戰場局勢的快速發展需要具有響應性和可定制的解決方案。首先,戰斗人員必須通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思想來充分利用現有系統。其次,戰斗人員與系統開發人員必須確保未來的系統以及對現有系統的改造能夠滿足作戰人員的需要。

  所提供的支援必須形成一個多軍種的聯合框架。各軍種作戰能力的結合能夠形成互補和相互加强的局面,並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單一軍種存在的弱點,使整体效果大于各單獨軍種能力之和。美國陸軍參謀長舒梅克上將曾特別强調:“我們的未來就是多軍種的聯合作戰,這一點無可辯駁。為了迎接遠程作戰中遇到的各種挑戰,陸軍必須從戰术層面上開始接納和融合兄弟軍種的作戰能力。”

  作戰人員必須能夠在非對稱環境下的運動過程獲得支援。在傳統的軍事作戰中,敵軍部隊通常比較容易發現,而且很容易被消滅。在適合機動作戰地地域中,敵軍會采和相對較大的軍隊編制和大型武器裝備。同時,敵方發射的電磁信號很容易被截聽,從而暴露其位置和部隊規模。這些識別特性使我方作戰人員能夠組織適當規模的作戰部隊來殲滅敵方的有生力量。相反,在游擊戰中,敵方采取小規模或個人行動,作戰地域情況復雜,而且很難將其與平民區分開來。作戰人員需要獲得更多、更准確的信息,及時跟上敵人的變化。

  作戰人員必須及時得到有意義的信息。在瞬息万變的戰場上,時間就意味著生命。實時的敵方行動信息和導彈預警信息等內容對于部隊作戰行動的成敗起著關鍵的作用。而傳統的系統很難做到信息的及時篩選和准確分發,太空科技和基于IP的技术將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變革中的太空作戰

  在過去,只有一些技术先進國家的高層人員才能利用各類太空資源,但現在太空技术得到了普及,几乎所有的國家和非國家作戰人員都可以利用太空技术產品和服務來提高自己的作戰能力。而這些作戰能力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用商用的太空技术產品。因此,所有的軍事行動參與者都可以得到諸如衛星通信、高清晰度衛星圖像和GPS導航等能力,但它們自己卻根本不需要研制、擁有和發射衛星。同時,技术的進步也使更多的人掌握了尋找漏洞並攻擊C4ISR系統的能力。據美國空軍太空司令部司令蘭斯·羅德稱:“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候賽因的部隊曾經試圖干擾美國的GPS信號。但空軍發現了這一企圖,找到了干擾源,並將其徹底摧毀。”

  目前,美國陸軍正在經歷一場大的變革,主要目的是實現其作戰能力的模塊化,提高部隊的部署能力和殺傷力。這些輕型化的高移動性部隊將具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能夠以自給自足的方式在非線性、非毗鄰戰場上執行作戰任務。在部隊部署能力提高的同時,部隊的應變能力也成為加强的重點。在遠程部署時,部隊通常以空運或海運方式輸送,並要求具備部署后立即投入作戰的能力。未來的作戰部隊將充分融合太空、空中、陸地和海上打擊力量,在戰爭的任何階段都可實現“先敵發現、先敵理解、先敵行動和果斷殲滅。”

  美國空軍前副部長彼得·提茲最近指出:“我們的目的是透明度。我們要看到一切,知道一切,但同時又要阻止敵人獲得同樣的能力,防止它們取得對我們不利的任何知識。”太空技术部隊已經成為美國陸軍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隊,其太空作戰任務主要集中在5個基本的任務領域:

  支持更高的可部署性並減少戰場足跡。

  在部署和部署后實現戰場態勢的及時理解。

  在非線性戰場上提供精確機動、火力打擊、持久作戰能力和信息。

  實現繼續的信息和決策優勢。

  在作戰的各個階段為部隊提供保護。

  伊拉克戰爭中的太空戰

  2003年3月21日,駐沙特阿拉伯蘇丹王子空軍基地的美軍聯合空中作戰中心(CAOC)一派繁忙,眾多的計算機和電視屏幕上顯示著有史以來最復雜的空中戰役景象,空中的數以千計的戰斗機、轟炸機、加油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無人機的作戰行動都需要由CAOC來協調。但在這些飛機上方的太空軌道中,還有一些對戰爭勝敗更為關鍵的軍事資源-衛星。這些衛星由空軍太空司令部和國家偵察辦公室負責管理,提供精確導航、及時天氣數據、關鍵導彈預警及紅外信息、監視、偵察和通信能力。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太空中的系統,所有的空中作戰都無法執行,太空作戰能力已經成為此次戰役的核心組成部分。

  2002年秋季,當全世界開始關注伊拉克局勢的發展時,美國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部署其在各個高度的軍事資源。 2002年11月,美軍中央司令部的空軍部隊開始在加利福尼亞進行代號為“內部觀察2002”的軍事演習,並在演習中設立了高級太空指揮官(SSO)的職位,全面管理和協調與太空作戰有關的所有行動。在戰時,SSO將在CAOC中與開展自己的指揮工作。

  經過2002年11月至12月與CAOC小組的聯合演練,美軍太空作戰小組于2003年2月進入海灣戰區,戰前的主要工作是定義SSO與美國中央司令部之間的關系,確保在戰爭中實現准確的導彈預警能力和應付伊拉克可能對全球定位系統(GPS)發動的干擾攻擊。

  在開戰前,美軍關注的重點是及時、有效地在整個戰區內實現導彈預警。美軍相信當時伊拉克仍然擁有一定數量的“飛毛腿”導彈和其它較小的導彈(如“阿巴比爾100”),因此美軍需要動用各類天基、空基、陸基和海基傳感器組建全面的探測網絡。而所有這些傳感器獲得的信息都將通過不同的通信鏈路彙總至CAOC的太空作戰室。在戰爭期間,CAOC成功地探測到了26枚伊拉克共發射的導彈/火箭,最終這些導彈和火箭沒有對美軍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在戰斗打響前,情報顯示伊拉克可能擁有GPS干擾能力。由于美軍大量依賴GPS導航,因此美軍對GPS受干擾后對戰役可能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評估。美國空軍第14航空隊還專門為此提供了GPS干擾及導航工具(GIANT),用于評估GPS受干擾后可能對武器和武器平台產生的效果。根據這些評估,美軍任務即使GPS受干擾,武器的精度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同時,美軍還開發出一些鎖定GPS干擾機的技术,成功地摧毀了這些干擾源。

  當伊拉克戰爭于2003年3月21日正式打響之際,美軍投入了其大部分的太空作戰能力。在作戰行動之前,美軍聯合作戰中心即指示空軍第50太空聯隊的第2太空作戰中隊對伊拉克戰場部署GPS增强戰場支持(GETS)技术。這項能力可以將最新的時鐘和星歷數據上傳至衛星,確保GPS的最佳精度。在整個戰爭期間,軍用GPS的導航精度一直非常高,可見的誤差通常都不足兩米。

  在戰爭期間,導彈預警傳感器和通信的表現都比較好。在作戰行動開始后不久,伊拉克軍隊從伊拉克南部向科威特發射了多枚短程彈道導彈。美軍的傳感器發現了這些導彈並發出預警。在搜索和救援被擊落飛行員行動中,國防支援項目(DSP)衛星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軍事衛星通信在戰爭中也功不可沒。在戰爭期間,出入CAOC的數據流都通過千兆網絡傳輸。衛星通信的帶寬比戰前提高了600%。美軍的國防衛星通信系統(DSCS)衛星在戰爭中改變了運行軌道,在戰區上空保持5顆衛星的通信容量。因此,該地區的衛星通信速率達到了約700Mbp,占戰區中所有通信流量的80%。此外,軍事衛星通信在改進加密傳輸能力后,傳輸一條空中作戰任務命令只需要6秒,而在過去需要整整一小時的時間。這樣,空中作戰的敏捷性和及時響應能力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此外,全球廣播服務(GBS)也可提供超過350Mbps的全球吞吐量,每天可將1.25TB的數據分發給各個作戰單位,並可傳輸超大的文件和視頻流,例如將無人機(UAV)拍攝的實時視頻傳輸到中央司令部的各個職能區域。各作戰部隊(尤其是海軍特種作戰部隊)還可建立自己的GBS通信能力,在進入駐地后几分鐘的時間內便可獲得當前的情報、圖像和視頻廣播。在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在巴格達的曼蘇爾區追殺薩達姆的行動。美軍根據情報確定了薩達姆的位置。在收到中央司令部批准打擊的命令后,CAOC的時間敏感目標作戰室通過軍事衛星通信與一架B-1B轟炸機建立了聯系,同時向該機傳送了目標的GPS坐標。接下來,B-1B轟炸機乘員將坐標輸入聯合打擊彈藥(JDAM精確制導炸彈),在收到打擊命令后的几分鐘內就將炸彈投向了目標。如果不是薩達姆腿快,這次快速打擊將是致命的。

  太空作戰中的必備技术

  模塊化、即插即用、可重新配置的衛星技术。長期以來,太空裝備的采購都是一項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提前几年甚至十几年確定太空系統的規則和能力。雖然這種方式可以確保充足的單一勝任太空飛行器庫存,但其成本極為高昂,也不可能對不斷變化中的威脅做出及時的響應。為了提高系統的響應能力,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正投資開發一系列靈活的解決方案,采用模塊化、即插即用式組件實現結構、布線和接口的重新配置能力。也就是說,使系統的特性能夠“即時改變”,甚至改變太空飛行器的任務能力。在這些開發工作中采用了許多為個人計算機開發的標准商業組件,如通用串行總線(USB)、SpaceWire和以太網協議。這些商用組件可以有效地減少裝配和集成組件所需的時間。最終的目標是根據作戰人員的要求在6天的時間里改變戰术性太空支援能力。我們所知的奔騰和PowerPC處理器都是可重新配置系統的典型,但這些商用產品不可能在太空的輻射環境中生存下來。因此需要對這些芯片做防輻射增强處理,並固化在專用的系統中。

  具備及時響應能力的發射。在有效載荷具備及時響應能力的同時,整個太空系統也必須接受全面的端對端工程改造。目前AFRL正在與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及計划局(DARPA)等部門聯合開發一種新型的運載器。該運載器能夠在接到任務后6天的時間內將50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入低地軌道(LEO),發射的成本僅需600万美元。該項目有一個非常拗口的名字 - 通過CONUS小型發射運載器實現的部隊應用及發射(FALCON SLV),負責發射運載器的開發。另外還有一項名為發射技术一般性應用(GALT)的計划,主要開發低成本、及時響應型安全系統。兩個項目的結合將產生低成本的及時響應型發射器,為未來戰場中的作戰人員提供更好的太空作戰保障。除上述計划外,為了確保太空作戰中各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空間環境方面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研究太陽耀斑對導航及通信衛星的影響等。
是轉來的!!...<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br><br><br><br><br><div></div>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