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龍生九子傳說來源
頁: [1]

wdyhei 發表於 2013-5-3 07:07 PM

龍生九子傳說來源

本帖最後由 wdyhei 於 2013-5-3 07:11 PM 編輯

“龍生九子”傳說一 在明代,龍還被人們附會出了一個繁盛的家庭。龍在其形象形成史中,曾是由多面一,即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而演化為龍。然而並非所有的怪異獸像都百川歸海,納入了龍像之中,在與龍形象形成、發展的同時,一些怪異獸象也在發展,並且在某一方面糅合了龍的某一種形象特征。因而有人又把二者聯系起來。在民間,很久就流傳著龍生九子的說法,但是九子為何物,並沒有確切的記載,然而這一公案卻由于“真龍天子”的好奇而有了結果。據說一次早朝,明孝宗朱佑樘突然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倉卒間不能回答,退朝后左思右想,又向几名同僚詢問,糅合民間傳說,七拼八湊,才拉出了一張清單,向皇帝交了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 1、蚣蝮(gōng fù):性喜水,被雕成橋柱上的獸形; 2、嘲風:喜好冒險,因而人鑄其像,置于殿角; 3、睚眥(yá zì):平生好殺,喜血腥之氣,其形為刀柄上所刻之獸像; 4、赑屃(bì xì):力大,其背亦負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龜; 5、椒圖:形狀似螺蚌,性好閉,鋪首銜環是其形象; 6、螭吻(chī wěn):平生好吞,即殿脊的獸頭之形; 7、蒲牢:平生好鳴,它的頭像被用作大鐘的鐘紐; 8、狻猊(suān ní):喜歡蹲坐,佛像座下的獅子是其造型; 9、囚牛:性喜音樂,其形為胡琴琴杆上端的刻像;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 “龍生九子”傳說二 好重者:赑屃(音畢喜),最喜歡背負重物,所以背上馱一塊石碑。 好望者:鴟吻(音吃吻),最喜歡四處眺望,常飾于屋檐上.參見中國古建筑的岔脊上的裝飾小獸 飸餮(音滔帖),最貪吃,能吃能喝,常飾于鼎的蓋子上。因它能喝水,也有裝飾在橋欄板的,防止大水將橋淹沒。 生性好殺者:睚眥(音牙自),嗜殺喜斗,常飾于兵器刀環,劍柄. 狴犴(音畢岸),最憎惡犯罪的人,所以常飾于監獄的門楣上. 好煙火者:狻猊(音酸泥),性好煙火,常飾于香爐蓋子的蓋鈕上. 好水者:蚣蝮(音八夏)位于橋邊的最喜歡水,常飾于石橋欄杆頂端。在后門橋的四個角上趴著,造型非常優美。 性情溫順者:椒圖,最反感別人進入它的巢穴,常飾于大門口。 好鳴者:蒲牢,最喜歡音樂和吼叫,常飾于大鐘的鐘紐上。 “龍生九子”傳說三 1、赑屃(bi,xi):形似龜,好負重。一衝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中均可見到其背負石碑的樣子。在龍子的各類說法中赑屃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2、螭吻(chi,wen):喜歡東張西望,經常被安排在建筑物的屋脊上,做張口吞脊狀,並有一劍以固定之。3、蒲牢(pu,lao):有搖滾氣質,愛好音樂,也愛吼叫。古代樂器編鐘頂上就用它來裝飾,寺廟大鐘上的鐘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4、狴犴(bi,an):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5、狻猊(suan,ni):身有佛性,喜好香火,于香爐蓋上可見。而且狻猊還是文殊菩薩的座騎,在供奉文殊菩薩的寺廟中均可見到。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上還建有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為龍的五子,所以廟名為五爺廟,在當地影響頗大。一衝曾游過此廟,香火極為旺盛。6、饕餮(tāo,tie):美食主義者,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7、睚眥(ya,zi):性情凶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强殺氣。8、椒圖(jiao,tu):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9、貔貅(pi,xiu):在南方及東南亞一帶都稱其為龍的第九子,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深為賭徒所喜。澳門賭場便擺了一只玉貔貅,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龍生九子”傳說四 龍生九子古時民間有“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的傳說。但九子是什麼,說法也不同。《中國吉祥圖說》謂: 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樂,蹲立于琴頭; 老二叫睚眥(ya zi),嗜殺喜斗,刻鏤于刀環、劍柄吞口; 老三叫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四子蒲牢,受擊就大聲吼叫,充作洪鐘提梁的獸鈕,助其鳴聲遠揚; 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獅,喜煙好坐,倚立于香爐足上,隨之吞煙吐霧; 六子霸下,又名赑屃(bi xi),似龜有齒,喜歡負重,碑下龜是也; 七子狴犴(bi hàn),形似虎好訟,獄門或官衙正堂兩側有其像; 八子負屃,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老九螭(chi)吻,又名鴟尾或鴟(chi)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諸神由來》一書說《升庵外集》記載龍之九子是:品質,形似龜好負重,即碑下龜;螭吻,形似獸,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蓋;蟲八蟲夏,好立,站橋柱;椒圖,似螺蚌,性好閉,立于門首;金猊,形似獅,好煙火,立于香爐;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眥三個,恰為龍之九子。
中國人稱自己是龍的傳人,以龍為祖先。龍的歷史在中華大地源遠流長,遍 及南北。在北方內蒙古的三星他拉于1971年發現了玉雕的豬龍,據專家考證大約距今6000—7000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出土有陶壺龍紋;遠隔千里之外的江蘇吳縣良渚文化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種似蛇非蛇的勾連花紋,即是古越人的龍圖騰崇拜的象征。這說明,至少在在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了關于龍的圖騰崇拜。龍的形成起點大約在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的發展,到秦漢時便基本成形,脫離自然界中的具体動物形象,成為集諸種動物靈性與特長于一身的特殊動物。 到唐代,龍成了天子的專利。龍紋只能用于皇帝的衣服器物,龍成為皇權的象征。宋之后,關于龍的歷史與家族有了更多的傳說。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彙集了多種怪異的獸形象。到后來,這些怪異獸像在龍形象發展的同時糅合了龍的某一種特征,形成了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的說法。但龍之九子為何物,究竟誰排老大誰排老二,並沒有確切的記載。民間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不一而同。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飽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后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蟲夏、嘲風、睚眥、赑屃、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几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儿子。只要知道龍生九子的形成過程,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龍生九子有這麼多的說法。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往往以九來表示極多,而且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九是個虛數,又是個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frostmoon 發表於 2013-5-4 01:40 AM

我印象中很多神獸都是[龍]的子孫
可惜名字大多不會念XD

翱翔蒼穹者 發表於 2013-5-4 02:07 PM

哇塞!真是詳細的介紹,原來龍子有這麼多種說法

fon26sina 發表於 2013-5-5 12:46 AM

可是這些好像傳到台灣來之後少了好幾隻了對吧
我錯了的話請糾正我謝謝

4057896 發表於 2013-5-8 10:41 AM

感謝板大分享!!
龍的傳說很多很多!..還有分東西方的龍..
<br><br><br><br><br><div></div>

4057896 發表於 2013-5-15 03:05 PM

龍生九子...那九子還有再生其它的嗎??
如果有的話不知道其它的叫啥?

劉智傑大哥哥 發表於 2013-12-12 03:38 PM

另有說法是來自明朝楊慎所撰《升庵外集》,龍的九個兒子分別為:
老大贔屭
老二螭吻/鴟尾
老三蒲牢
老四狴犴
老五饕餮
老六蚣蝮
老七睚眥
老八狻猊
老九椒圖

hsiuchuah 發表於 2014-1-11 10:31 AM

龍的子孫挺多 但許多的字都不會念 太深奧了 呵呵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