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佛教神話體系
頁: [1]

jiunn36 發表於 2013-11-27 01:39 AM

佛教神話體系

  佛國神仙系統的領導階層,是佛集團,這是佛國神仙系統的統治集團。其最高統領就是「釋尊」釋迦牟尼。釋尊是佛教的刨始人,為佛門第一神,他兼具了人和沖的身份。隨著大乘興起,佛的教義開始演變,佛的隊伍發展壯大起來,佛的身份不被釋牟尼獨有。於是,出現了釋迦佛作為應身,與其法身、報身同尊的三身佛;有將過去、現在和將來接班人串為一線的豎三世佛;有按空間區域承包管轄範圍的橫三世佛;密宗系統還按東南西北中確立了正方佛;還有慎忠追遠不忘先賢的過去七佛。佛的隊伍因佛理的流衍,各宗派的解釋而發展,還有許多不太著名的佛,「與那些名頭巨大的佛組成了這一佛國第一階層。
  僅次於佛集團的第二階層佛國神仙就是菩薩。菩薩因其證得的果位低於佛,他的職責就是作佛的助手,用佛的教義、宗旨解救芸芸眾生,將他們度脫到極樂世界。菩薩的隊伍很龐大,著名的有文殊、大勢至、彌勒、金剛手、虛空藏、除蓋障、普賢、地藏等「八大菩薩」,其中文殊、普賢、地藏和觀世音又在漢化佛教中被尊為 「四大菩薩」,並依托五台、峨眉、九華、普陀四大名山形成四大道場。
  菩薩之下,就是羅漢集團。在大乘佛教中,羅漢是修證的第三等果位。而在小乘佛教裡,就以羅漢為修行第一果位了。大乘對羅漢指明的任務是在世間流通佛法。最早有四大羅漢,他們是接受釋牟尼親自托附的遺命,為佛教弘法而住世不涅磐,這四位羅漢就是著名的佛的因弟子,大迦葉比丘;啦比丘,賓頭盧比丘,羅目侯羅比丘。後來,逐漸形成十六、十八乃至五百、八百羅漢。
  以上三個階層代表佛修證果值的三個等級、三個層次。除此之外,佛國神祇隊伍就龐雜了。
  佛國的護法神隊伍,規模極其浩大,來歷和出身亦不凡,有自己培養的嫡系,也有收編邪魔外道的起義隊伍。由天眾,龍眾、夜叉、乾闥婆、迦樓羅、緊那羅、阿修羅、摩目侯迎羅等系統組成的百萬大軍就是著名的護法「天龍八部」。
  二十諸天則是更為強大的護法軍團。後來,二十諸天擴大編製,將道教的神仙拉來入伙,再加上自己新發展的一支隊伍,形成二十四諸天,力量更加壯大。
  在護法神的隊伍中,還有專門護寺的伽藍神以及十大明王等。
  佛國的神祇,除了以上大家較為熟悉的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因宗派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體系,有的一神數名,還有的多神一名。佛國神仙隊伍相當雜亂,譜系很難理清楚。
  佛門神祇的生成,大致有如下主要原因:歷史上確有其人,如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後來也都被尊奉為神,如。"十大佛弟子",第一次結集的五百比丘,後來形成了五百羅漢等等。
  吸收其他神話傳說中的神祇為佛教神祇,這在護法神隊伍中最多,天龍八部和二十諸天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從古印度神話中吸收過來的。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的許多神話傳說也在佛教中獲得了新的解釋。佛教在流傳中還大量吸收地方神話,將地方種與佛門神連通,這是相當有利於佛教的傳播的。如在西藏,格薩爾成了佛教的戰神,觀世音顯化為達賴,班禪則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在漢地佛教,道教的紫微大帝、東呂大帝、雷神被吸收為二十四諸天為佛護法去了。
  佛教神祇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經歷了漢化世俗化演變,神低隊伍更加豐富完整。
  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通過與中國文化的契合,佛教發生了有利於在中國傳佈的轉變,作為一種文化心理的認同,佛門的諸神被中國文化的濃厚色彩重新描摹了一番。比如在佛教中,勸喻人世跳出輪迴不生不死主張不要子嗣,而在漢地佛教卻專設了「送子觀音」、「送子彌勒」和「送子娘娘」,很顯然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多子多福觀念在佛教中的反映,是儒家忠孝思想的一種宗教代言。其實,這正是佛教在中國立足生根廣為流傳和長存不衰的重要原因,是佛教獲取廣泛的民間信仰的 「讓步政策」。另外如菩薩,本來是無生死無性別的神仙,但是在漢地佛教中,菩薩多著女裝,特別是觀世音菩薩,一派唐代貴族婦女裝束,這與崇尚陰柔之美的中國文化心理相合,中國人很容易接受這尊「東方的維納斯」為自已消滅解難。
  唐代以後,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進一步世俗化。民間對通過燒香拜佛,以期消滅祈福,「解除焦慮,去除痛苦、渴求福澤的形式越來越熱切。佛國神仙的功能是非凡的,民間的渴求,願望都可以通過諸神而得以實現,但諸神是飄渺的,不可捉摸的。這中間聯通的橋樑就是通過一系列禮佛拜種的法事來實現的。佛教正是通過這些關心民間疾苦、法力無邊的諸神而深入人心,俗眾也正是通過諸神而瞭解信奉佛教。神靈成為大眾與佛教相互溝通的中介。諸種的隊伍隨著民間對佛教的日益功利化、實用化的要求而發展完善。
  這種世俗化結果強烈地影響了民間信仰,在民間最受歡迎的、直接關懷民間疾苦的神仙如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已逐漸從一個宗教信仰對像形成了一個全社會普遍信仰的迷信對象。這種迷信風俗的形成對社會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中國文化改造佛教的另外一種重要方式就是化身說,佛門的神仙來到中國後被歷來就有迅速吸收融合外來文化傳統的中國文化所修整,歸化為中國民間喜愛的另一種形象。
  如五代時的布袋和尚成為彌勒的化身,大肚能容,笑口常開,至今令人喜愛,以至家喻戶曉。地藏化身為金喬覺;觀世音化身為泗州大聖;少林寺僧為緊那羅的化身;李靖為北方多聞天王的化身。
  總之,英雄都有來歷,聖賢出身皆顯赫。濟公、瘋僧、關羽也都成了佛門之神。此外,歷史名臣如韓擒虎、寇准、范仲淹、包拯等,死後也在陰間任職,成了閻王。
  佛教就這樣從本質上的無神的宗教,在實際的演化流布中,在獲取大眾信仰基礎的現實需求中,由不具神性的教主釋迦牟尼開始,逐步注入了神性,由一神發展為多神,直至發展起一個龐大的神祇系統。
...<div class='locked'><em>瀏覽完整內容,請先 <a href='member.php?mod=register'>註冊</a> 或 <a href='javascript:;' onclick="lsSubmit()">登入會員</a></em></div><div></div>

denislin 發表於 2013-11-27 02:38 PM

呵...大大很利害...可以把佛教的體系大致的表達出來...佩服佩服
頁: [1]